人九九精品,理论片久久,91欧美,亚洲天堂一,曰本一级毛片,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一区二区,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首頁 新聞中心 鎮江新聞 鎮江新聞 - 社會

產學研對接綠色創新來“黏合”

300余家企業與100多個專家團隊面對面洽談

2025-08-13 08:15

金山網訊 近日,2025年高校院所走進鎮江產學研對接活動圓滿落幕。300余家企業與來自南大、東大等高校院所的100多個專家團隊展開“一對一、面對面”深度洽談,現場達成合作意向約220項,總金額超3000萬元。精準對接、收獲滿滿的盛會不僅是成果轉化的“金色橋梁”,更以其鮮明的綠色底色為鎮江產業創新與低碳轉型注入澎湃動力。

梳理此次對接的成果,“綠色”成為貫穿工業革新、農業升級和城市治理等多領域的關鍵詞,一批瞄準前沿、破解產業瓶頸的低碳技術脫穎而出。

吸附法是應用最廣泛的工業VOCs(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技術之一,而活性炭作為最常用的吸附材料存在再生困難、機械強度低和自燃等問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帶來的“工業有機廢氣治理與資源化集成技術”,突破傳統活性炭吸附技術的重大工程應用瓶頸,大幅提升高濃度VOCs回收效率,顯著降低企業治污成本,為助力工業減排、推動鎮江制造業綠色升級提供了利器。

借助此次活動,江蘇金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東南大學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該公司技術總監金翼告訴記者,雙方將聚焦儲熱技術產業發展,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作為‘雙碳’戰略的關鍵支撐技術之一,儲熱技術已在工業低碳供熱技術領域開展了有益嘗試。近年來,我們通過聯合申請各級科技項目、關鍵技術委托開發等方式,已與各類專家團隊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合作研究成果正在走向產業化,為企業持續向新而行筑牢硬核支撐。”

海工裝備產業是我市重點發展的八條產業鏈之一,南京工業大學專家團隊研發的“海洋工程用鈦合金材料低成本制備加工技術”,與這條特色產業鏈無縫對接。“該成果通過獨創的連續鑄造與軋制工藝,極大縮短生產流程,在保障鈦合金卓越耐蝕性與強度的前提下,成功將制備成本降低30%以上,可為鎮江船舶海工等支柱產業打破成本壁壘、拓展高端應用開辟新路。”該團隊負責人表示。

綠色創新助力農業提質增效。此次活動現場,揚州大學團隊帶來的“水稻豐產優質高效協同栽培技術”被列為國家和省級主推技術。該項目聚焦溫光資源高效利用、精準機插、碳氮平衡施肥等關鍵環節發力,已在我省累計推廣3560萬畝,近三年累計新增稻谷218.2萬噸。種田種出高效益,也引起現場農業企業的興趣。

城市韌性建設同樣需要綠色技術支撐。河海大學專家團隊研發的“城市內澇預警預報系統”,融合物聯網、云計算與數字孿生技術,構建起涵蓋7大模塊的智能感知與決策體系。團隊專家介紹:“這套最優解法通過提升應急響應能力,短期內能有效緩解城市內澇這一基礎性問題,為增強城市韌性提供科技支撐。”

為加速綠色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融入城市肌理,市科技部門靠前服務,超前謀劃,以務實舉措為產業對接鋪路架橋。“活動前深入征集企業技術需求,覆蓋新材料、船舶海工等多個領域,聚焦產業痛點,確保對接有的放矢。”市科技部門有關人士表示,透過精準洽談和深入對接,著力推動高校院所攜更多新技術、新成果落地鎮江轉化,并與本地企業聯合開展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凝聚更多合作成果,共塑產業競爭新優勢。(記者 陳志奎 通訊員 應東昊 許定星

責任編輯:臧一凡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