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夫支招到田頭指導因地制宜發展生物多樣性農業
金山網訊 “生態環境好了,生物多了,病蟲害自然少了,農產品質量就高了”。8月27日上午,時代楷模趙亞夫冒著高溫,來到句容天王鎮澤云家庭農場,為天王鎮30多位村黨組織書記和種糧大戶現場講解生物多樣性在發展高效農業中的作用,為大家種植有機水稻指點迷津。
澤云家庭農場是趙亞夫指導的發展生物多樣性農業的成功典型,農場70畝稻田養一季龍蝦苗、種一季有機越光水稻,去年水稻每畝凈收益1000元,加上龍蝦苗凈收益4.7萬元,農場凈收益達11.7萬元。趙亞夫來到田頭,用手分開水草,講解水草與龍蝦共生的原理。在水稻田里,趙亞夫又詳細闡述了生物相生相克、相互作用互補的關系,使在場的人聽后感觸良多。
“我要像澤云農場這樣發展,需要怎樣做?”天王鎮農民戴扣寶向趙亞夫提問。趙亞夫耐心向他介紹稻蝦共殖的方法步驟和培養稻田生物多樣性要注意的問題,并囑咐他先從幾畝田開始慢慢擴大,爭取效益最大化。戴扣寶聽了連連點頭,表示回去后就開始行動。
在場的天王鎮黨委書記周偉告訴記者,趙老現場講解如何培育發展生物多樣業農業,為的是讓更多的農民參與其中,讓戴莊經驗在全鎮開花結果。據了解,天王鎮計劃在全鎮20多個村推廣像澤云家庭農場的做法,每個村先用一兩個典型引路,成功后再逐步推廣,用2到3年時間在全鎮因地制宜發展不同類型的生物多樣性農業,實現生態良好、農民富裕、集體增收。
一個多小時的互動,大家的提問不斷,趙亞夫不厭其煩地回答。活動結束前,10多位農民圍在趙老面前,有的請他去現場指導,有的請他當顧問。趙亞夫說:“只要你們按澤云農場的方法去做,我一定為你們做好服務。”(孔榕榕 記者 滕慶海)
責任編輯:龔逍遙